一通栏 一通栏
二分一通栏
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巴可带您穿越时空 见证历史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巴可为甘肃简牍博物馆打造了创新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影像技术。75台巴可投影机打造展馆全部32个投影展项,⽣动呈现丝路⽂化与中华智慧,成为文博界又一标杆项目。

甘肃是中国简牍大省,至今发现和出土的历代简牍达7万多枚,尤其汉简占全国总量的 82% 以上,素有“汉简之乡”美誉。历时四年建成的⽢肃简牍博物馆,是我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博物馆,千余枚珍贵简牍⾸次集中亮相,并以“简述中国,牍懂丝路”为主轴构建起四大展厅。73台巴可iQ6-W7和2台G60-W10打造馆内全部32个投影展项,生动呈现简牍发现的历史、简牍中的丝路故事、汉代边塞⼈的⽇常⽣活、汉简中蕴含的书法艺术等。

 

⽢肃简牍博物馆通过声、光、电与场景相结合的⽅式,让观众获得更真实的沉浸感,不仅更好地弘扬了河西历史与丝路文明,更赢得了广泛的行业美誉。在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李金光正式公布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一级博物馆名单,甘肃简牍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同时,甘肃简牍博物馆“简述中国”展览荣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这是国内博物馆陈列展览最高奖项。

甘肃简牍博物馆设有“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人家”、“书于简帛”四大展厅,巴可投影机贯穿于展览始终,为观众勾画出绚烂多彩的历史图卷。

作为开篇的“简牍时代”展厅,共应用了15台巴可投影机,讲述从考古发掘至今的学术历程。

 

序厅所呈现的“时空隧道”尤为壮观,5台巴可iQ6-W7拼融投影地面,画面明亮广阔,再加上1台巴可G60-W10投影墙面,让观众穿越回简牍时代。

 

展厅中,2台巴可iQ6-W7拼融打造“解密甲渠侯馆”沉浸式影像互动体验。另外,2台巴可iQ6-W7竖直放置,拼融投影出宏大的巨幅影像,彰显历史文化的薪⽕相传。

 “简述丝路”展厅共有28台巴可投影机,用震撼视觉再现丝路的历史光辉与厚重。

 

展厅中,由9台巴可iQ6-W7打造出宏大的CAVE沉浸式空间,影像配合演员的舞台剧形式讲述“贡使⻓安”历史故事。

 

重要展项有4台巴可iQ6-W7拼融投影的序厅⽴体画卷,3台巴可iQ6-W7垂直拼融投影的桌⾯互动方案;4台巴可iQ6-W7拼融投影微缩模型Mapping方案,用动态影像再现丰富史料。

“边塞人家”展厅,共应用17台巴可投影机,再现汉塞边关人间烟火的动态影像。

 

4台巴可iQ6-W7在档案墙上投影互动全息影像,创造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盒⼦”空间,通过互动影像,观众能够与边塞⼠兵“对话”,真切感受他们的人生命运。

 

展馆中较多采用2台巴可iQ6-W7拼融方案,呈现“鸿雁传书”的生活景象,还原武将戍守边塞、反击匈奴的战争场面。另外,单台巴可iQ6-W7互动方案同样精彩,模拟汉代⼠兵秋射的虚拟射箭,以及凸显农耕艰辛的“沙砾足迹”地面投影。

“书于简帛”展厅应用了13台巴可投影机,用影像加强甘肃简牍的书法美学情境。

 

展厅中有一个静谧空间,以4台巴可iQ6-W7拼融投影的超宽幅画面为核心,让观众细品“元致⼦⽅书”。另一个重要展项,则采用3台巴可iQ6-W7拼融投影宽幅画面,放⼤特写“诏书四时⽉令”。

 

其他则是2台巴可iQ6-W7拼融投影方案,包括以屏⻛为幕的艺术效果,圆形水墨动画,以及再现一千年前书写情景的互动空间。

作为全球专业视听行业领导者,巴可专注图像处理和显示技术,通过不断科技创新,引领视觉影像技术的发展。目前,巴可在中国高端投影市场占有率超过60%,产品阵容涵盖从2,000流明到75,000流明的全范围,满足广泛应用场景,并在画质色彩、安装特性、长效稳定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2024年巴可无锡开业,以本地化管理、研发、制造和服务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为工程投影市场提供新颖产品与完善服务。

 

借科技优势和完善服务,巴可致力为博物馆行业提供高品质的影像方案,用沉浸式场景讲述中国故事,演绎历史精彩,赋能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播的未来发展。

发布0
相关资讯

版本权所有©2004-2024 中国投影网
 咨询:0755-26391166

触屏版电脑版

  • 投影网
  • 视听号
  • 刷新
  • 分享
  • 我在现场
  •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