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自主创新的讨论很多。
从来没有化缘得来的核心技术,从来没有不靠自力更生便可避免受制于人。
硅谷向左,以色列向右,中关村的独角兽们该学谁?
硅谷,这片最早因生产和研发以硅为基础的芯片而得名的宝地,早已成为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产业的王国,是全球高科技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高地。硅谷有钱,全美风险投资三分天下有其一;硅谷有人,集结了科技人员100万人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近千人,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30多人;硅谷有巨头,谷歌、苹果、Facebook、英特尔、特斯拉、惠普、甲骨文、思科、英伟达……。
以色列,这个仅有800多万人口,一半国土为荒漠,国际环境复杂恶劣的国度,自建国以来一直紧盯高科技产业,凭借在遗传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等领域的深耕,已有多达 14 名以色列人和以色列裔人获得过诺贝尔奖;而在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中,来自以色列的企业数量高达150家,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全球科技巨头们纷纷到此开设分部,以色列北部城市赫兹利亚人称“小硅谷”。
硅谷的成功,被视为超级大国式的成功,好比各科全优的高材生,状态稳定发挥好,自然会有出色成绩。而以色列在高科技领域的成功启示则更大,好比一个零基础的插班生,奋起直追,讲究学习方法,如今也杀进了前几名。
今天,中国的独角兽们依靠商业模式创新和巨大市场红利,获得资本追捧,快速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但与此同时,真正在高科技行业的核心技术上,却鲜有取得重大突破的创新企业,中国企业受制于人的困境,时常令人扼腕叹息。
身边的奇迹: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现实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指针,是各强国争抢的制高点。
目前,发达国家仍在国际新材料产业中占据领先地位,世界上新材料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些跨国企业,凭借其技术研发、资金和人才等优势,不断向新材料领域拓展,在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新材料领域,中国企业有没有机会?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关村有一家名叫康得的民营企业,瞄准了“预涂膜”这个当时中国还处于空白的高科技行业。
简单说,预涂膜是一种高分子复合膜,在杂志、书籍封面、酒、食品包装盒的印刷上用途很广。经覆膜的印刷品,由于表面多了一层薄而透明的塑料薄膜,显得平滑光亮,颜色鲜艳、立体感强,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防水、防污、耐磨等作用,因此大受欢迎。
不过,彼时的中国,还没有一条预涂膜生产线,生产技术也主要掌握在美国企业手中。康得几经波折跟国际巨头牵上了线,投入不少资金做前期市场开发,结果到最后巨头还是“不带你玩”。彼时的康得人立下宏愿:“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建立中国的第一条预涂膜生产线!”
看似难度极高的事,康得人历经辛苦,用了两年时间竟然做成了!2002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条预涂膜生产线在康德集团下属的康得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得新)建成,在国外逐步打开局面。
2010年,康得新成为全球最大的预涂膜生产企业,当年的巨头已被远远甩在身后。
紧接着,面对光学膜国产化难题,康得新又挺身而出,一边在国内与行业专家深度合作,一边在全球重金招募科研人员,组建研发中心,购买专利、设备……2011年10月18日,康得新在张家港的光学膜示范基地正式投产,中国第一家具有知识产权的光学膜规模化生产企业就此诞生。
2013年11月19日,康得新又追加投入45亿元,在张家港建设两亿平米光学膜产业集群。康得新一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集中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光学膜产业集团,三星、LG、京东方、TCL、创维……几乎全球重要的显示屏生产商,都成了康得新的稳定客户。
从中国完全没有光学膜产业,到康得新一举建成全球最大的光学膜产业集团,在显示材料、涂布材料、隔热与防护材料、柔性材料等领域,不仅实现全面替代,而且与光学膜产业链上的全球顶级企业合作,继续开发更高端的产品,有部分产品已经处于全球领先位置。
不仅如此,借助在光学膜产业上的优势,康得新还成为全球率先拥有裸眼3D全产业链设计制造能力以及方案实施能力的企业。
在汽车膜领域,过去20年,中国的太阳膜市场一直是美国品牌的天下,康得新瞄准这一市场,短短三年时间即做到太阳膜进口替代,超过美国顶级品牌,成为中国汽车膜主流品牌三强之一,一年贴膜汽车数百万台。
在预涂膜和光学膜领域取得突破后,康得新又瞄准了新材料界“皇冠上的明珠”——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具有很多优良特质,重量是钢的1/5,强度却是钢的5倍,不仅有固体的特性,还有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碳纤维的出现,给全球工业制造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不过,进军碳纤维,康得新遇到的困难比以前都大,核心的问题依然是:核心技术和产业都在外国人手里,遭到了严密封锁。康得新仍然决定突围,康得新在全球8个国家布局9个研发中心,整合建立全球众多碳纤维研发团队,与慕尼黑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了材料研发中心,与经验丰富的碳纤维部件设计公司雷丁在德国合资成立了设计中心,随后又拿出50亿在廊坊投资建厂……
苦干5年,康得新打造出的中国第一条单体产能最大的碳纤维生产线于2016年7月投产,作为规划中的高性能碳纤维原丝和碳丝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15000吨原丝、5100吨碳丝,目前T700、T800、T900、T1000均实现稳定量产,良品率达到97.5%。
在此基础上,康得新又创造了世界领先的碳纤维轻量化平台,为客户提供从研发到设计再到生产的一条龙解决方案。利用这个平台,全国50余家车企的新能源电动车碳纤维轻量化部件,全部由康得新设计和生产。
这些故事的背后,是一个更大的愿景:康得新对标的是美国3M公司,立志打造基于先进高分子材料的世界级平台。稍微了解新材料制造业的人,都会懂得这个宏愿的分量,掂量出其对航空、军事、交通、智能商业等领域的深远意义。
我们观察康得新创始人钟玉及企业本身,再反观以色列,我们发现这些杀出一条路来的成功创新者之间,有着太多的神似:
创始人钟玉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关村较早下海的创业者,能与创业团队同甘共苦,在公司中营造出富有凝聚力的大家庭文化;科学家创业,最看重的自然是抓核心技术,搞自主创新;不论是早期生产电动代步车,还是后来进军新材料产业,都敢为天下先,不乏市场化运作的神来之笔。
解码康得新和以色列自主创新的“基因”,会告诉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自主创新并不需要这样那样的先决条件,在荒漠中从零起步的以色列可以种出水稻瓜果,在一片产业“荒漠”中康得新可以打造出全球领先的几大新材料产业,在更多的高科技领域,我们绝无理由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