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刻准备着 竞争对手给的机遇得珍惜 |
在商业活动中,有很多种机遇,但是有一种机遇必须珍惜——竞争对手给予的!这种案例举不胜举,而在投影行业,也不缺乏这种案例!
在2003年之前,LCD、DLP、LCOS三种投影技术就都已出现,但其中LCD投影起步最快,凭借先发优势及爱普生、索尼等日系投影厂商的大力推动,在自90年代彻底打败CRT三枪投影机后的长达10年的时间里占据着投影市场绝对的统治地位,直到在2003年由于某一事件而发生了改变。在这一年,LCD液晶投影面板两大提供商之一的索尼,突然宣布于2004年4月起停止对其他厂商LCD面板的供应,仅供自用,而另一面板提供商爱普生虽然未停止供货,但与索尼同样因为看好欧美液晶背投电视市场,而将大部分液晶面板产能转移到背投市场,这使得很多传统LCD品牌因得不到足够的液晶面板转投DLP阵营。德州仪器乘势采用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下调DMD价格等,使DLP阵营迅速壮大,市场份额飞速增长,到2005年DLP已占有40%,2006年更是首次在全球市场上拿下超过五成的市场份额,与LCD技术平分秋色。索尼、爱普生紧急应对,联合富士通、日立、松下、三洋共六家日系厂商于2005年初成立“3LCD”同盟,意通过联合保持其市场主导地位,但为时已晚,二者共同主导之势一直延续至今,并形成DLP把两端(高端数字院线;性价比较高的商教、家用等市场领域)、LCD占中间的格局。 |
|
|
LCD与DLP技术优势对比 |
与LCD投影相比,DLP的单片和三片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单片DLP具有光路简单、光效率更高、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度高、寿命长的特点,在低端低价位市场比LCD更受欢迎;3片DLP在色彩表现、亮度、稳定性上都超过了LCD,因此在电影、高亮度工程高端市场占尽优势。LCD技术分为单片、3片LCD(简称3LCD)和4片LCD(简称 4LCD),单片在2003年前因性能不佳而被淘汰,3LCD色彩表现比单片DLP更出色、较3片DLP更具价格优势,这使其在中端市场获得更多注重画面显示用户的选择。2008年为了获得更高亮度提升出现了4LCD,但这对LCD投影机在色彩方面的传统优势构成破坏,且亮度提升有限,成本大幅上涨,因此市场反应平淡,支持厂商较少。 |
|
|
LCD和DLP之争中 LCOS能否获得机遇
|
在LCD和DLP之争中, LCOS投影技术在市场中并未有太大变化。LCOS的英文全称是Liquid Crystalon on Silicon,即硅上液晶,通过名字便可知道这是一项从LCD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看作是取LCD和DLP两家之长的改良型技术,其基本原理和LCD相似,区别在于它利用的是与DLP相似的反射式架构。理论上LCOS投影技术具高解析度、高亮度、高开口率、高分辨率及低成本的潜力。在问世初期被普遍看好,到了2003年已有包括JVC、索尼、日立、三洋、3M、飞利浦、三星、英特尔等不少国际大商及我国台湾地区厂商加入LCOS阵营。但,LCOS在商业化运行过程中,由于产业链不畅、零件供货不稳及一系列技术难题,造成良品率过低、成本过高、迟迟无法量产,不堪等待的厂商在2004年后又先后弃LCOS而去,这也是DLP投影技术在短短时间内能获得巨大收获的另一个因素。
不过索尼、JVC、佳能和日立及部分台湾厂商坚持留了下来,并在随后几年中陆续将LCOS产品试投市场,至2010年,LCOS投影在高端电影院线、家庭影院、商用娱乐及微投市场逐现起色,产品线也逐步丰富起来,2012年LCOS投影已拥有了近10%的市场份额,并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机遇,那就是投影市场从2003年的十几万台到现在的近200万台,不论怎么说,这个市场年销量对每一种投影技术来说又是一次机遇。也许,当年索尼和爱普生停止LCD面板的供应是有意而为之,新技术引进和良性竞争是市场获得更好发展的动力,那一次竞逐让投影产业更壮大,消费者选择更丰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