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贸易战,对投影行业有什么影响呢?
前言:川建国同志最近有点飘啊,说美国对很多国家都存在贸易逆差,全世界都在占美国的便宜,要给全球各国都加征不少的关税。其中给中国定的关税是34%,因为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占两国总贸易量的68%,所以要按34%来执行。中国也没惯着他,直接反手就是对等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34%的关税!
俗话说神仙打架,小鬼遭殃,两国贸易战受影响的肯定是双方的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那么对于投影行业有什么影响呢?今天就来简单聊聊吧,究竟是挑战还是机遇!
中美关税贸易战自2018年启动以来,对全球贸易和产业链产生了深远影响,投影行业(包括投影设备、零部件及相关服务)也受到多方面的冲击。以下是具体影响的分析:
1. 成本上升与价格压力
- 整机关税增加:部分投影设备(如高端工程投影机、激光投影仪)被列入加征关税清单(例如美国对华301关税清单),导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投影机成本上升,企业可能被迫提价或压缩利润。
- 零部件供应链受阻:投影设备依赖光学元件(如镜头、DMD芯片)、电子元件(如LED光源、处理器)等,若这些零部件进口自美国(如德州仪器的DLP芯片)或需经美国中转,关税可能推高生产成本。
- 间接成本传导:全球物流、原材料(如金属、塑料)价格上涨(因贸易战引发的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成本压力。
2. 产业链转移与供应链重构
- 产能外迁:为规避关税,部分企业将生产线转移至东南亚(如越南、马来西亚)或墨西哥,导致国内投影制造业面临订单流失和就业压力。
- 本土化替代加速:中国投影品牌(如极米、坚果)加速国产供应链替代,例如采用国产LCOS技术替代DLP方案,或寻求非美芯片供应商(如华为海思)。
- 美国品牌调整策略:美国投影企业(如科视、优派)可能减少对中国制造的依赖,转向本土或第三方国家采购。
3.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本土品牌优势凸显:在中低端市场,中国品牌凭借成本优势和快速响应能力,可能进一步挤压美国品牌在华份额(例如家用智能投影仪市场)。
- 高端技术壁垒强化:美国通过出口管制限制关键技术(如高端芯片、光学镀膜技术),可能延缓中国企业在高端工程投影市场的突破。
- 新兴市场争夺加剧:双方企业可能加大在非关税战区域(如欧洲、东南亚)的布局,以抵消中美市场波动。
4. 技术创新与政策驱动
- 倒逼技术自主:贸易战推动中国投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例如极米自研光机、光峰科技推进ALPD激光技术国产化。
- 政策支持对冲风险:中国政府通过减税、补贴(如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或“内循环”政策,鼓励本土投影行业拓展国内市场。
- 标准与专利竞争:中美在显示技术标准(如HDR、色彩标准)和专利领域的博弈可能影响行业技术路线选择。
5. 消费者与渠道影响
- 美国市场消费分级:高关税导致高端投影设备在美国售价上涨,可能抑制消费需求,但中低端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如亚马逊)仍具价格优势。
- 中国市场替代选择:中国消费者可能转向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品牌,削弱进口投影仪(如爱普生、索尼)的市场份额。
- 渠道多元化:企业加速布局线上直销、海外仓或与本地经销商合作,以降低关税对终端价格的影响。
6. 长期趋势与应对策略
- 区域化供应链:企业可能建立“中国+东南亚”双供应链,平衡成本与风险。
- 技术合作模式转变:中美技术脱钩压力下,中国企业与日韩、欧洲供应商的合作可能加深(如JVC的合作代工)。
- 细分市场深耕:避开受关税影响较大的领域(如商用投影),转向家用娱乐、教育等需求稳定的市场。
总结
中美关税战对投影行业的影响是复杂且动态的:短期内推高成本、扰乱供应链,中长期则加速技术自主和全球产业链重构。具备灵活供应链管理能力、核心技术储备和多元化市场布局的企业更可能化挑战为机遇。未来行业竞争可能从“成本主导”转向“技术+供应链韧性”的双重博弈。
文章来源:中国投影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素材(文/图)部分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修正或删除)
最新资讯更多
- 五大机场地标新升级,视爵光旭LED大屏闪耀登场
- 当98吋大屏入驻酒店大堂 科技美学重塑品牌“第一
- 观察:中韩OLED专利战博弈升级
- 惠科股份与元太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拓电子纸显
- TCL 推出最大尺寸高达 115 寸的 QM7K miniLED L
- 北京InfoComm China 2025下周三开幕
- 索尼推出4K Mini LED 新品医用监视器
- 为直播而生|千视轻量化AV over IP 解决方案首秀
- 新品发布 | 美乐威USB Capture系列采集棒新成员
- 瑞士SWISSON和ACE达成代理合作
- 显示面板厂商面临关税风险
- HSR与DLG助力,倍频显示或将成为市场新贵
- 三星通过全新 LED 屏幕将 4K 120Hz HFR 带入影院
- 50余台投影机打造太行溶洞绚丽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