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栏 一通栏
二分一通栏
沉浸式博物馆丨数字化时代下博物馆发展趋势探析

当下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正渗透到社会与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推动着它们融合升级。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一系列计算变革,从PC到智能手机、再到XR智能终端,人类进入了新媒介变革时期。以博物馆为核心载体的文博领域也正在朝着新的发展阶段迈进。而博物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肩负着弘扬中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需要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探索更适应数字时代的展现形式。无论是博物馆公共服务的方式和手段,还是公众的观展行为和需求偏好,都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与影响之下,发生着深层次的变革,数字化转型正逐渐成为海内外博物馆发展的关键战略主题。

 

一 · 数字化加速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通过数字化的方法和技术,使得承载文化资源的物理空间和物质载体打破资源约束,以数字化的形态可以低成本的保存和流转,有利于加速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进程,进一步促进国内外博物馆间的交流合作,缩短国内博物馆间在展陈、服务等方面的差距。

 

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敦煌研究院、福建博物院及海外的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等18个国家40余家机构共建的“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网站分为数字藏品、数字展览、数字知识和云上策展4个版块。

 

“丝路数博”致力于开展丝绸之路相关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打破实体藏品与博物馆的线下空间局限,实现线上资源互通和共享,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图片:丝路数博云上策展平台学员作品|来源:城市光网)

 

二 · XR眼镜成为

进入博物馆数字世界的主要入口

 

XR眼镜作为三维数字内容的最佳载体,可以更好的帮助观众“走近”藏品,并“走进”藏品所处的历史时代,将替代手机成为人们与博物馆数字世界交互的主要入口,不仅提升了人们在实体博物馆的体验深度也可以远程的打开数字博物馆大门,随时随地享受一场沉浸式的数字文化之旅,将博物馆“装进”眼镜里“带回家”。

 

深圳博物馆“向海之旅——重返海洋的爬行动物”古生物专题展览针对重点展品“蛇颈龙”开发了配套的AR项目,观众佩戴AR眼镜对准文物,就能瞬间看到“复活”的蛇颈龙和它的生活场景。若摄像头自动识别出现问题,观众还可通过语音指令控制AR眼镜播放相应画面。

(图片:深圳博物馆重点展品“蛇颈龙”|来源:《策展研究》)

 

围绕XR眼镜也将逐渐生长出与之相应的基础设施、内容生态和各式各样的创新场景,不断为大众创造丰富多样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体验。

 

三 · 数字化IP授权

将激发数字文创市场的价值潜力

 

通过数字化权属确认和智能合约对版权规则约定,博物馆可以通过高效的IP授权方式与其他领域进行版权合作开发,或IP授权开放给更广泛的设计师群体和创作者进行二次创作,激发博物馆数字文创市场的价值潜力。

 

南越王博物院基于重点文物IP的多维度开发,创新授权虎节、铜虎节、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等文物形象,与羊城通、中国邮政等合作,开发了羊城通卡、特种邮票等文创产品,提升了文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图片:南越王博物馆邮票|来源:博物馆头条)

 

四 · AI+XR技术开启数字文创3.0时代

 

数字文创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数字文创主要以“贴牌贴标”为主,在产品上贴上文化机构的Logo;到了2.0阶段,注入了文化元素的内容产品有了更高的附加价值。

 

如今,在此基础上,XR技术的应用将数字文创推入了内容和体验并重的3.0阶段,通过虚实互动的玩法创新为文创产品赋予了无限的生命活力,满足了Z世代求新求变的消费需求,也将带来更大的文化传播价值。

 

《妙顶金龙——彩画之美》是故宫出版社发布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系列数字产品的首款作品,基于商汤数字猫平台,创新地将AI+AR技术应用于国宝修缮场景中,通过虚实结合的互动方式,让体验者置身于1:1等比例还原的故宫养心殿数字空间“紫禁妙境”元宇宙中。

(图片:《佛光寺大殿》|来源:商汤智能)

 

《佛光寺大殿》与“梁柱间”古建筑榫卯积木的实物文创产品进行绑定,用户通过手机扫一扫实物积木,就会数字重现佛光寺东大殿结构,将大殿三维模型立体化呈现,并在数字空间中对大殿结构进行逐层拆解,将佛光寺殿中的奇妙结构和细节展现在眼前。

 

五 · XR数字文创产品开发“平台化”

 

河南博物院的明星文物“妇好鸮尊”是河南博物院推出的首个3D版数字文创,在支付宝的鲸探小程序限量发行1万份,发行之际瞬间就网友被秒空。稍早前的同年10月,湖北省博物馆数字文创“越王勾践剑”正式对外发布,限量10000份,上线后引来60万人在线抢购,短短3秒即告售罄。

 

AI+XR平台赋能PUGC低门槛的进行XR数字文创内容和应用的创作开发。平台通过共享丰富的、经授权的文博素材库、内容库,以及模版化、乐高化的简易操作,帮助创作者快速找到藏品素材并进行高效的创作开发。

 

同时,平台与分发、营销,甚至实物产品制造渠道打通,为创作者链接各个环节所需资源,实现从创意到价值的有效转化,让创作者将主要投入放在创意策划环节,有助于促进数字文创产业整体效率的提升。

(图片:河南博物馆“妇好鸮尊”|来源:网络公开)

 

六 · 基于XR+IP解锁城市消费新场景

为城市商业赋能

 

集藏品展览、沉浸式体验、表演、文创销售、休闲娱乐等于一体,打造“城市地标+博物馆IP”的新消费场景将会出现,并通过模式复制、许可授权的方式为更多的城市商业进行赋能。

 

七 · 博物馆文化资源

是未来元宇宙社区建设重要的汲取来源

 

元宇宙社区建设中需要大量来源于现实世界的实物参考,以及精神世界的文化元素,以构建与真实社会体系相融合的数字生活空间,而现实世界里同时拥有两者的最佳场所就是博物馆。

 

M○C△ 是一家存在于虚拟世界 Somnium Space 的元宇宙博物馆,作为非盈利基金会成立,目前,它收录了来自 Beeple 、Pak 、Hackatao 等两百多位加密艺术家的作品。

(图片:Somnium Space |来源:OF COURSE)

 

在这个虚拟空间里调节好光线,用鼠标点击目的地“闪现”到喜欢的展品前,回过头看见入口处时不时冒出来的几个新游客,一种颠覆传统博物馆的模式已经显露雏形。

 

八 · 数字人成为各大博物馆的标配

 

未来数字人将会在各大博物馆“走马上任”。不仅是作为“AI博物官”,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提供地图导览、观展陪同、展览讲解、教育活动等服务,带领人们穿越时空畅游历史,还可以竞聘成为博物馆文化传播大使、品牌形象IP代言人等岗位,将博物馆文化气质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通过属于博物馆自己的数字人IP加深博物馆与大众的情感连接。

 

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的达利博物馆使用基于AI的尖端技术,创造了“Dali Lives”体验,采用机器学习让达利神秘“复活”。观者通过屏幕得以跨越时空,直接与艺术家本人对话。

(图片:“达利”|图源: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作为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超过1 000小时的机器学习产品,这个“以假乱真”的达利可以与客人互动,分享他的生活故事,聊聊天气等。“真实达利”人工智能系统分析了超过6 000帧的达利,学习了他的身体动作和习惯。该技术成功构建了“提问—回答”等直观的双向传播模式,让文物的创作者本人现身,启发与回应观众的思考与需求。

 

九 · 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新媒介重塑了“人-藏品-空间”三者之间要素关系,也通过创造要素之间的更多互动为博物馆业务发展带来了丰富而海量的数据资源,覆盖了包括数字文物的管理和流转信息,线上线下用户的交互信息、行为信息和属性信息,文创产品的销售信息,IP授权的商业信息等在内的多维数据内容。

 

基于这些数据信息的深入挖掘和精准分析,可以帮助博物馆改变过去以经验为主导的管理服务模式,更高效的盘活和利用馆藏文化资源,为公众创造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十 · 面向未来的文物资源数字化治理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应用推广,以及文物资源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博物馆行业的数据规模将急速增长,而与之相关的,包括数据标准制定、数据安全监管、文物资源数据及文创内容的产权保护和价值确认等治理问题也将接踵而至。

 

发布0
相关资讯

版本权所有©2004-2024 中国投影网
 咨询:0755-26391166

触屏版电脑版

  • 投影网
  • 视听号
  • 刷新
  • 分享
  • 我在现场
  •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