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立07战略会宣布:继续以大画面等离子为后盾 |
中国投影网 更新时间:2007-4-20 9:31:00
( 编辑:莘艺菲 )
|
4月18日,日立在日本隆重召开2007年战略发表会,对外公布了以“大画面等离子为基础的商品差别化”策略。同时日立85寸等离子、40寸液晶等新品也在会上亮相,吸引众人关注。
消费事业部CEO江幡诚在会上介绍了日立财务状况,“不可否认,日立平板部门在2006全年都处于赤字状态,但从第四季度下半期开始就逐步走向黑字化了,根据日立制订的FIV(Future Inspiration Value)战略,2007-2008年度日立的经营目标都将是盈利的,将继续以等离子为基础,展开与其它公司的差别化经营”。
日立平板电视战略会图标
成本竞争力的不足、FHP三番馆产能的不足、差别化商品的不足,这三点就是2006年日立产生赤字的主要原因,2007年日立将在降低原材料价格、增加销量、实施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固定成本削减等方面下功夫,从而持续增加收益。
通过1-3月在海外市场的新品发售情况看,随着材料费等低价格化的进展,目前效果已经初见成效。
另一方面,现在日立等离子面板的产量是120万台/年,如果考虑到固定成本等开销在制造上来说并不合算,而随着三番馆的正式大规模投产,将实现200万台/年的产能,即达到了收回投资的生产规模,作为等离子最具竞争力的50寸型号的生产也将变得更加有优势。
在平板电视动向方面,2006年全球市场中液晶实际销售掉了2850万台,等离子为930万台,总计3780万台;到2010年时市场预测为液晶1亿1000万台,等离子为2000万台,总计1亿3000万台。日立的远期目标就是占据2010年PDP市场份额的20%,在50寸以上型号中则为30%。
为此,日立将加大力度投资大画面平板电视,平板开发人员将由现在的1150增加20%,强化研发体制,创造差别化、高附加值产品。而小尺寸型号则与相关厂商合作,进行开发资源共享。
日立仍将奉行一贯生产原则,等离子面板坚持在日本本土制造,通过设备合理化投资力争产能由2007年夏天将达到的360万台/年提高到400万台/年;成品组装则靠近销售地,目前在日本、墨西哥、中国三国都已建厂,马来西亚、捷克的工厂也在筹建中,最终确立5地组装目标。
在新品开发方面,日立将加快研发50寸以上等离子,2007年内的40个新品中有20个都是50寸以上等离子产品,2008年将投产85寸等离子,并附加iVDR硬盘录像、顺滑影院引擎、IPTV等额外功能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更进一步强化日立作为"大画面平板电视专家"的形象。
在狠抓等离子这根轴的同时,日立也不会放松液晶新品的开发、生产。由于在海外市场液晶的增长率明显快过等离子,因此日立将加大与注资的IPS Alpha公司以及其它液晶面板制造商的合作,2007年内将有30个液晶新品问世。
日立液晶现今最大型号为37寸,而下一个目标就是投产40寸型号。但因为IPS Alpha还没有40寸面板线,因此该型号面板将从外部采购。
当被问及生产寸液晶是否有违日立"40寸以上等离子"的面板策略时,江幡诚微笑着如此解释到,"在50寸以上型号上等离子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但在42寸型号上等离子与液晶哪一个更好,现在还很难判断。性能和价格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市场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中国市场,就已经完全呈现了液晶独大的局面。根据市场和地域的特性来调整生产,这对于厂商来说也是必要的。"
总的来说,2007年日立平板的主战场是在北美,日本市场为重点化对待,欧洲和中国市场则采取巩固策略。
更多相关:
日立 等离子 投影行业新闻
投影机
|
文章来源:PConline
|
|
|
|
|
| |
|